1、溫度
雛鴨的生理各個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,所以雛鴨的破殼后的一月內是非常虛弱的。要保證周圍的溫度比較溫暖。不能過低,保持鴨舍晝夜溫度的溫差不超過3度,在雛鴨破殼后的頭一個星期中,需要將溫度控制在30度左右,然后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降低溫度,直到一月后將溫度控制在16度左右即可。
2、飲水
雛鴨破殼后的一天內,要讓所有的雛鴨進行初飲,建議在水中加入一點高錳酸鉀,目的是為了將雛鴨的腸胃通順。如果是在外購種進行了長時間運輸的雛鴨,應該在水中加入適量的蔗糖,水溫將其控制在與室溫一致即可。日齡達到兩天后,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速補,增強雛鴨抵抗能力,不能中斷雛鴨飲水。
3、飼料
在雛鴨初飲1-2小時后便可以開始投喂飼料,飼料可以與剩下的米粒與其攪拌投放,一次性不可投放太多,防止雛鴨進食過多引起腹脹,消化不良。要以“少量多喂”的原則為主,生長兩天之后便可逐漸改變飼料成分。增加蛋白質等物質,根據雛鴨的日齡而逐漸減少飼料投喂的次數。
4、光照
雛鴨對于光照的需求是比較大的,所以我們在管理雛鴨的過程中要保持足夠的光照。充足的光照對雛鴨的進食飲水有很大的幫助,能夠促進雛鴨的生長與增強抵抗性。根據雛鴨的年齡而控制光照時間,0.5-1.5月內的雛鴨每天光照時間不得低于10個小時。
5、密度
不可將所有的雛鴨放在同一個籠中進行飼養,根據雛鴨的生長情況、體型大小等因素將其分開飼養。控制好養殖密度,密度過密會影響所有雛鴨的生長,出現互啄、打架等情況。要根據雛鴨的生長年齡和天氣變化等情況適當的調整養殖密度。例如天氣過冷時刻適當加密,增高鴨舍溫度防止受寒感冒。
以上五點就是培育雛鴨時我們所要注意的事情,雛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這會直接決定著后期的成活率。將雛鴨管理到位了,增強了鴨的抵抗能力和抗病性,能夠降低后期成年鴨的發病率,從而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。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了,本文僅供參考,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。